合肥汽車產業,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業,近年來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。合肥市政府將汽車產業定位為“首位產業”,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全力打造“新能源汽車之都”。隨著江淮汽車、大眾安徽、蔚來、比亞迪等企業的入駐和發展,合肥已經匯集了多家整車生產基地和上下游企業,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圈。新能源汽車產量持續增長,技術不斷創新,合肥正朝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目標邁進。
一、整車和供應鏈
新能源產量躍居全國第三
2023年是合肥汽車產業高歌猛進的一年,乘用車產量突破100萬輛,躋身全國城市前十,新能源乘用車產量躍居全國第三。根據蓋世汽車蓋亞系統數據顯示,2023年合肥市乘用車產量100.1萬輛,同比增長112%,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產量74.5萬輛,同比增長2.2倍。其中比亞迪產量貢獻65%,蔚來產量貢獻21%。
合肥很早就將新能源汽車作為城市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方向之一,但很長一段時間內,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表現并不突出。2020年以前合肥新能源乘用車產量一直徘徊在5萬輛以下。2021年江淮蔚來新能源銷量翻番,帶動合肥新能源乘用車產量同比增長90%。2022年,蔚來和比亞迪齊發力,產量實現倍數級增長。新能源汽車產業成了合肥真正意義上的“首位產業”。
合肥的汽車產業是隨著國家戰略布局快速蛻變的。2002年,合肥本土車企江淮汽車逐步轉向乘用車,并成為國內最早涉足新能源汽車的企業之一。2009年,合肥成為首批參與示范推廣“十城千輛”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13座城市之一。2010年,合肥成功獲得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資格,因此成為全國六大“雙試點”城市之一。2015年起合肥開始吸引整車企業陸續落地,拉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的大幕。
2016年,蔚來與江淮汽車合作,合力打造“世界級全鋁車身工廠”——江淮蔚來先進制造基地,規劃年產能10萬輛,合作規模達100億元。2017年,大眾中國與江淮汽車合作,合資項目大眾落地合肥。2021年,比亞迪合肥基地項目簽約落戶長豐,從談判到簽約用時23天,簽約到開工用時42天,從零部件工廠開工到首臺整車下線,僅用時10個月,被外界譽為“合肥速度”,創造了合肥產業奇跡。2023年,江淮汽車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簽署《智能新能源汽車合作協議》。雙方將基于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,在產品開發、生產制造、銷售、服務等多個領域全面合作,著力打造豪華智能網聯電動汽車。江淮華為工廠規劃年產能20萬,預計2025年開始投產。
如需獲取完整高清圖,可掃碼訂購
目前合肥聚集了比亞迪、蔚來、長安、江淮、大眾5家乘用車整車企業。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,2024年合肥乘用車產能預計將超過250萬,其中比亞迪合肥規劃產能100萬,蔚來汽車規劃產能48萬輛,長安汽車規劃產能40萬輛,大眾35萬輛,江淮汽車30萬輛。預計2024年合肥乘用車產量將接近130萬輛,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產量有望突破100萬輛。2024年合肥新能源產量中,預計比亞迪將貢獻67%,長安汽車貢獻20%,蔚來汽車貢獻11%。
2024年合肥乘用車生產企業產能規劃情況
整車鏈主型產業集群效應突出
合肥利用投資的扶持、引導作用,大力引育大眾安徽、比亞迪合肥等一批龍頭企業,撬動了上下游一大批供應鏈配套企業落戶,快速形成產業集群,實現產業鏈整體提升。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之初,合肥就確定了“領軍企業—重大項目—產業鏈條—產業集群”的發展思路,強化全鏈條布局、全要素配置、全方位支持。全力推進大眾全球第二研發中心、比亞迪合肥制造基地等重大項目,鼓勵企業增資擴產。
大眾安徽與1,000多家供應商達成合作,百公里配套率已超過80%。其中,有40家超過71億元投資的企業落地合肥。2017年大眾安徽在合肥成立。2020年大眾中國入股國軒高科構建電池供應鏈本土化。2023年4月,大眾中國全資子公司100% TechCo落戶合肥,投資10億歐元;5月,大眾安徽追加231億元投資。2024年5月,大眾集團再次增資大眾安徽48.75億元。目前大眾安徽已公布旗下新品類名稱——ID.UX點時成金,同時首款純電SUV——ID.UNYX與眾也已亮相。ID.UX是大眾安徽打造的全新產品系列,該品類下的全部新車都將采用金色大眾徽標,而ID.UNYX與眾是該序列首款車型,計劃在2024年第二季度上市。
2021年,龍頭企業比亞迪落戶合肥長豐后,吸引全國各地的汽車產業鏈企業匯集合肥長豐,僅2022年就有約350億元的產業鏈項目簽約落地。龍頭新能源企業入駐,引發產業鏈“裂變”效應。2024年長豐擁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近200家,全產業鏈產值超700億元。比亞迪產銷規模的擴大,成為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。2022年,比亞迪合肥產量9.8萬輛,占據合肥新能源產量的42%。2023年比亞迪合肥新能源乘用車產量48.3萬輛,產量貢獻率增加到65%。
根據蓋世汽車供應鏈平臺數據統計,安徽省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共計6745家,其中合肥地區汽車產業鏈關聯企業2230家,在合肥地區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中占比最高的是電子電器類企業,共410家,占比18.4%,代表企業有京東方、長鑫存儲等;其次是通用工藝類企業共284家,占比12.7%,代表企業有合肥亞明、廣銀鋁業等;電動化類企業共244家,占比10.9%,代表企業有國軒高科、合肥巨一、華霆動力等;汽車芯片、智能網聯和智能制造類企業數量分別位列四五六位。
合肥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TOP10
多措并舉保障新能源產業鏈全面發展
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,基本形成了“整車+配套+應用場景”的全產業鏈條。合肥能在短短數年內實現新能源汽車產值破千億,并成為新興的優勢汽車產業集群的代表城市,離不開產業政策的加強保障。印發《合肥市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》,組織開展新能源下鄉活動,推進城鄉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。印發《合肥市支持總部經濟發展若干政策》,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企業“1+5”產業布局專項行動,支持企業打造制造基地+研發中心、銷售中心、上市主體、供應商集群、配套基金“1+5”發展格局。
同時,為了營造更加優良的產業環境,印發了《合肥市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實施方案》,試點建設發展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合肥樣板。一體推進市、縣、鄉三級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,推廣換電應用新模式,打造充換電監測服務平臺,構建充換電服務體系。建立16只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基金,總規模超600億元,迭代升級“產業+基金”“項目+基金”驅動模式,構建金融供給體系。
為了進一步鞏固合肥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優勢,安徽2023年首次審議了《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促進條例》。資料顯示,這是全國首個新能源汽車產業專項立法。草案提到,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總體要求和推進機制,鼓勵各類社會主體積極參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的相關活動。
根據合肥市相關規劃,力爭到2025年,合肥全市智能網聯測試車輛超1,000輛,新能源汽車集群規模超5,000億元,整車年產能超300萬輛;到2027年,打造2—3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和品牌,汽車集群營收達7,000億元,基本建成國際一流新能源汽車之都。
二、市場狀況
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終端數據整理,合肥地區2024年1-3月乘用車終端銷量為6.1萬輛。其中,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.4萬輛,占比為38.7%。自主品牌是推動新能源銷量增長的絕對主力。一季度,自主品牌在合肥地區新能源銷量接近2萬輛,占整體市場份額的31.9%。
自主品牌占比53%
合肥地區1-3月自主品牌銷量3.2萬輛,占比52.9%。歐系銷量1.7萬輛,占比27.9%。美系和日韓系分別銷售了0.6萬輛和0.5萬輛。在各派系銷量榜車型銷量前三名中,中國品牌中,比亞迪秦PLUS以1212輛的銷量超越問界M7和宋PLUS拿下銷量第一。歐系前三名分別為帕薩特1054輛,奧迪A6L 940輛和奔馳C級930輛。美系前兩名被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占據,銷量分別為1697輛和608輛,第三名為福特蒙迪歐。日系銷量前三名分別是雅閣、軒逸和CR-V,銷量均不足500輛。
比亞迪品牌最受歡迎
合肥地區品牌銷量TOP5分別是比亞迪、大眾、奧迪、吉利和寶馬。比亞迪品牌以7741輛穩居合肥地區一季度銷量第一名。2024年比亞迪主力車型推出榮耀版,采取降價增配,以極致性價比車型席卷20萬以下乘用車市場。大眾品牌則憑借吸引力的優惠促銷和品牌口碑,以6,895輛排名第二。奧迪、吉利和寶馬銷量均在3,100輛左右。
轎車是合肥地區購買最多的汽車類型
1-3月合肥地區轎車銷量3萬輛左右,銷量占比48.3%。SUV銷量2.8萬輛,銷量占比46.5%。在轎車車型中,合肥消費者最喜歡的車型是比亞迪秦PLUS、大眾帕薩特和奧迪A6L。SUV車型中,消費者更偏好特斯拉Model Y、問界M7和比亞迪宋PLUS。
燃油車選購比例54.7%
1-3月合肥地區燃油車銷量3.4萬輛,銷量占比54.7%。新能源銷量2.4萬輛,銷量占比38.7%,其中純電銷量1.5萬輛,整體市場占比23.7%,插混銷量0.9萬輛,在整體市場占比15%。與2023年比,一季度新能源滲透率提升0.7個百分點。為了推動汽車消費和新能源汽車普及,合肥市不斷推出汽車購車補貼,以政府補貼+企業配套的促銷方式,刺激消費者的購車欲望,同時促進汽車市場的發展。
已經駛入發展“快車道”的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,相信隨著整車產能爬坡過坎和配套能力持續提升,疊加產業政策的強力加持,合肥新能源產業規模和競爭力必將取得更大突破。
鄭重聲明: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